消防维保 消防维修 消防施工 消防培训 消防检测
消防演练疏散指示标志的日常检查与维护是保障人员疏散安全的重要环节,需结合国家消防规范要求(如GB 51309-201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重点围绕以下要点开展:
一、日常检查要点
1. 外观完整性检查
- 每日巡查标志表面是否清洁无污渍,外壳无破损、开裂或脱落,文字、箭头图案清晰可辨。
- 检查安装位置是否被遮挡(如货物堆砌、装饰物覆盖),确保标志周边1m范围内无障碍物。
2. 安装稳固性检查
- 确认标志安装高度符合规范(距地面0.5-1m或吊顶下方0.2m),固定螺栓无松动,倾斜角度≤15°。
- 检查地面蓄光型标志是否存在卷边、磨损或反光失效。
3. 电源及功能测试
- 每月测试应急电源切换功能,切断主电后标志应能持续亮灯≥30分钟(高层建筑≥90分钟)。
- 对智能型疏散系统进行联动测试,确保火灾报警后能按预设逻辑调整指示方向。
4. 光效与亮度检测
- 使用照度计检测标志表面亮度,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区域≥50cd/m²,黑场环境≥15cd/m²)。
- 夜间抽查蓄光标志的余辉持续时间是否达标(30分钟后亮度≥0.3cd/m²)。
二、维护保养要点
1. 及时更换损坏部件
- 发现灯管损坏、LED光源故障或电池鼓包时,应在24小时内更换同规格配件,严禁不同型号混用。
2. 电源系统维护
- 每季度清洁蓄电池端子,检测蓄电池容量(容量低于标称80%需更换)。
- 年度深度放电维护后,充电时间不应超过24小时。
3. 环境适应性处理
- 潮湿场所每月检查防护等级是否达标(IP65及以上),密封胶条老化及时更换。
- 高温区域(如厨房)增设隔热层,避免塑料壳体变形。
4. 记录与培训
- 建立检查维护档案,记录每次测试数据,保存周期不少于3年。
- 每半年组织操作人员培训,重点掌握智能系统的编程调试方法。
三、特别注意事项
- 改造施工期间需临时增设移动式标志,间距不应超过15m;
- 定期核对疏散路线与现场布局一致性,建筑功能变更后48小时内更新指示系统;
- 锂电池类标志报废时应按危废管理规定处理。
通过系统化检查维护,可确保疏散标志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有效引导人员逃生,切实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